传习馆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微官网

2019-04-27

DSC08398.JPG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隶属于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新址落成于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三楼,以馆中馆的形式予以呈现。场馆占地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展出相关资料、服饰、剧本、曲谱、磁带、光盘、模型等实物近万件,展品覆盖到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省级109项、市级287项,并巧妙运用数字化声光电系统,实现互动式展示。


早在2010年9月1日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同年被省文化厅、省教育厅命名为第一批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3年被市委宣传部授予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被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自2016年6月13日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中央、省、市级领导、华侨、港澳台胞、国际友人及各界群众参访达数十万人次,举办文化类沙龙活动数百场次,已成为我市宣传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开放时间: 


夏令时:上午08:30——11:30 

下午:15:00——18:00(17:30停止入馆)


冬令时:上午08:30——11:30 

下午:14:30——17:40(17:00停止入馆)


(每周日闭馆,节假日除外)

五一、十一、端午、中秋、元旦期间正常开放,春节除外

预约热线:0913—8135310

 

 

场馆重点打造七大功能区:

1、民间文学展区,将渭南本土流传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按时间排序分类,使访客全面直接的了解渭南深厚的文化底蕴。

2、传统戏剧展区,通过实物和多媒体辅助手段全面展示渭南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戏剧非遗项目;

3、传统音乐舞蹈展区,重点展示韩城行鼓、东雷上锣鼓、老庙老鼓等亦鼓亦舞的特色项目。

4、传统美术展区。集中展示了刺绣、面花、剪纸、石雕等特色项目。

5、传统体育、游艺、杂技、曲艺展区,展示了上刀山、扶老杆、秋千、韩城秧歌、石羊道情等特色项目。

6、传统技艺与民俗展区。通过微缩景观展示了渭南民间社火的热闹场景,国家级非遗项目澄城尧头窑烧制技艺,不仅是陶瓷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东府风情泥塑则通过农村集市、庙会场景不仅栩栩如生的展示了渭北的人情风貌,也唤起了观者的浓浓乡愁。

7、关中四合院。上房“守拙居”通过场景还原和大量实物展示关中民居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乡情特色,古戏楼“紫气东来阁”则是举办“故事渭南”文化沙龙、非遗讲座、展演的活动场所。

 

 

 

©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微官网